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旧版本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研究生院、研工部5月份工作要点提示
作者: 时间:2025-05-07 08:41:31 点击量:

一、博士生招生

(一)公布第一轮博士生拟录取。提交第一批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成绩汇总表,公布拟录取考生名单(5月9日前)。

(二)第二轮博士生报名。计划有缺额的专业开启第二轮报名和复试(预计报名时间5月9日-18日)

(三)科研项目博士招生。招收科研博士的导师须提交科研项目博士经费转账单,学院收齐后填写汇总表交研究生院。

(四)联培和定向招生。联合培养考生应在拟录取前签订联合培养意向书,明确联合培养单位。拟录取定向考生需签订定向协议书。

(五)硕博连读考生填写信息。通知拟录取硕博连读考生填写报名信息(5月30日前)。

5月31日前完成博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

二、硕士生招生

(一)拟录取考生后续工作

1.完成拟录取考生体检报告、定向协议、成绩汇总表和复试记录表等复试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5月9日前)。

2.通知拟录取考生确认通知书邮寄地址(5月30日前)。

3.关注拟录取考生调档、组织关系转接等情况,确保按时完成调档工作(6月6日前)。

(二)2026年专业目录修订

1.完成2026年各学院硕士生专业目录修订工作(5月30日前)。

2.完成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复试参考书等材料的编制工作5月30日前)。

三、港澳台招生(只涉及生医学院)

(一)制定复试方案。制定学院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工作实施方案(5月9日前)。

(二)复试录取。开展港澳台考生复试录取工作(5月20日前)。

四、招生宣传与咨询

(一)招生宣传

1.分析总结本学院2025年招生情况(含复试录取情况和生源情况),制定下一年度学院招生宣传方案(5月30日前)。

2.更新学院招生简介(含学科特色、导师团队、优秀毕业生等),制作微信推文等新媒体素材,重点推送优势学科及科研成果(5月30日前)。  

3.收集优秀毕业生案例,用于招生官网及社交媒体宣传。

(二)招生咨询。保持咨询电话畅通,及时接听考生咨询电话,回复考生邮件。

五、研究生培养

(一)5月中旬,完成2025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与系统录入工作;月底前生成2025级研究生教学计划。

(二)完成研究生证补办工作。

(三)启动浙江省一般科研项目(专硕专项)的结题工作。

(四)5月下旬,启动校内教改、课程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工作;启动教材培育项目的检查与结题工作;

(五)5月底,启动研究生延期申请工作。

视上级通知时间,开展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的评选工作。

(七)视上级通知时间,开展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的认定评选工作。

六、学位点评估工作

按上级要求开展相关学位点专项评估工作。

、学位授予与管理

学位论文送审。学院需对本学院2025年盲审结果做好分析复盘,为后续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导师队伍建设

新增导师培训5月份研究生院组织开展2025年新增导师培训。

、质量管理

(一)研究生教成果奖。5月份组织申报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优秀学位论文。5月份开展2024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2025年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申报。

、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修订。研究生院修订《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管理办法》及创新性成果标准等文件,形成初稿并征求意见。

十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稳定

(一)研究生思想动态研判工作。做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研究生思想动态和舆情研判工作,各学院全面深入开展研究生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和安全稳定形势研判,于5月25日前报送研判表

(二)研究生月度主题教育。各学院结合研究生诚信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开展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资助诚信教育、金融知识普及、考风考纪和校纪校规教育,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三)浙理硕博宣讲团建设。举办浙理硕博宣讲团第期红研“青”思享沙龙。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组织宣讲团成员通过领学研讨、专家讲授、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学习。

(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围绕研究生月度重点工作,开展好5月辅导员主题沙龙活动,加强工作研讨和交流。

十二、学风建设

(一)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校院联动结合年度学风建设工作计划,发布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持续发布学术讲座每周资讯。开展学业困难学生帮扶金点子交流活动。

(二)浙理面对面·导学微沙龙。围绕研究生科研生活和就业实习中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邀请专家导师与在校研究生开展交流研讨、成长对话与经验分享。

(三)研究生优良学风团队评选和创新实践成果评审。各学院做好材料审核和报送,组织好校级公开评选及获奖团队展示结合本学年创新实践成果线上评审的工作要求,做好学院评审、公示和报送工作。

(四)研究生朋辈榜样宣传。遴选校长特别奖、十佳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朋辈榜样,联合各学院开展研究生优秀事迹宣讲和系列展示

(五)研究生竞赛工作。做好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赛评审,发布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科技强农+志愿服务技能大赛校赛通知

十三、奖助工作

(一)研究生“三助一辅之星”评选。各学院挖掘推荐研究生典型参评“三助一辅之星”,学校将择优推荐参加全省评选。

(二)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资格评审。各学院结合学校出国(境)资助宣讲会做好学生宣传发动,参评学生资格审核、评审推荐、院内公示和评审材料收集报送工作。

十四、日常管理

(一)研究生日常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研究生的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法规等日常教育工作。依托浙理研究生教育、浙理研究生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关工作推文

(二)校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持续完善校外联合培养研究生“一组三员”信息库。持续督促各学院组织落实联培研究生数字研工系统报备工作。督促学院完成联合培养研究生个人成长档案的撰写、交接与管理工作。

(三)劳动节假期研究生离返校情况排摸。各学院做好研究生劳动节假期一人一档离校、返校统计,未返校研究生全覆盖掌握情况。

十五、毕业生教育管理和离校工作

(一)毕业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离校工作。各学院于5月31日前报送毕业研究生离校教育工作方案,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毕业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毕业生上好离校前的最后一课。积极策划、着手筹备研究生毕业典礼相关工作。

(二)毕业生关心帮扶。请各学院结合毕业生论文盲审、预答辩、就业进展情况,关注多困毕业生思想动态,导辅联动,教管协同,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回应毕业生诉求、跟进帮扶等干预措施。

(三)毕业生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开展第二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征文评选、最美论文致谢评选等活动。校院联动,征集“我在浙理的记忆”素材,在毕业季积极营造爱校荣校、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毕业生留下在校期间的美好青春回忆。


Copyright © 2011-2013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