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旧版本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研究生院(研工部)开学初-3月份工作要点提示
作者: 时间:2025-02-27 09:10:54 点击量:

研究生院(研工部)开学初与3月份

工作要点提示


一、博士生招生

2月28日前完成博士报名材料审核,并报送博士(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进入面试考生名单。

3月4日前分别制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博士生综合面试工作方案并报研究生院审核。  

3月11日前完成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博士生综合面试工作,并提交复试成绩汇总表。

二、硕士生复试录取

(一)成绩公布及复核。2月24日公布一志愿考生成绩,2月25日-27日考生申请成绩复核。

(二)一志愿复试准备

1.根据复试参考书命制复试笔试试题和面试试题。

2.准备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各学院实施方案,确定复试调剂规则(专业范围),报研究生院审核。

3.根据国家线和招生计划划定复试分数线和一志愿复试名单。

4.发布招生复试资格审核和材料提交的说明。

5.根据研究生院下达的计划总数确定学院分专业计划

6.确定复试方式、日程安排、地点、面试专家等。

7.复试前进行面试专家和工作人员培训。

(三)复试工作

1.报送心理测试和体检名单。

2.报送复试时间地点安排。

3.复试全程录音录像。

4.复试结束后及时提交复试记录表和成绩汇总表。

5.完成学校研招管理系统复试成绩录入。

6.发送考生调剂复试通知和拟录取通知。

7.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

8.做好复试监督和考生信访投诉的回复工作。

去年时间参考:24年3月12日发布国家线(今年2月24日国家线已公布),3月28日公布复试录取办法和分数线      

3月28日-4月7日一志愿复试,4月8日开放调剂系统,4月8日—28日调剂复试。

(四)调剂复试准备

1.明确调剂考生遴选规则,中途不得随意修改。

2.做好研招网密钥(U盾)展期,确保能够使用。

3.做好相同考生择优复试筛查。

4.调剂生源的组织。

以上各项工作需安排专人负责,涉及到敏感信息(如初试成绩、排名、身份信息等)的,需控制知情范围。需向社会公示的各项信息务必多次核对,报领导确认无误后公示。

三、招生咨询

初试成绩公布后,公布学院咨询电话和邮箱,保持咨询电话畅通,及时接听考生咨询电话,回复考生邮件。

四、研究生培养

(一)3月7日前,完成研究生注册及入学学籍相关工作(休、复学等)。

(二)3月17日起,启动研究生学业预警工作(尤其对即将达到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加强提醒与沟通)。

(三)3月份批次,毕业审核及学历报盘。

(四)3月31日前,2024级研究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签字确认及存档工。

(五)启动《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修订工作。

(六)推进登峰学科核心课程建设计划。

(七)做好制订2025级培养方案的准备工作。

(八)3月12日前,完成研究生课程的补(缓)考工作,并录入成绩。

(九)3月7日前,做好研究生教材使用的审核及统计工作。

(十)3月31日前,完成外语四、六级报名的准备工作,发放2024年下半年四、六级成绩。

(十一)3月7日前,配合研工部完成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助教岗位选聘工作。

五、学位点评估工作

(一)2月底前,完成14个学位点的2024年建设年度报告、基本信息采集表的系统填写。

(二)3月15日前,修改学位点基本状态信息表、建设年度报告。

(三)月底前,学位点基本状态信息表、建设年度报告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上传系统;发布建设年度报告。

六、学位授予与管理

(一)毕业与学位授予审核。学院和研究生院完成3月批次毕业与学位授予审核工作,确保审核流程严谨规范。

(二)学位论文送审。启动2025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工作,3月1日开始受理送审申请,重点审核论文格式、学术规范和查重结果,确保论文质量。

七、导师队伍建设

(一)导师遴选与认定。2月底学院提交2025年导师遴选材料(包括硕导和博导资格申请材料),3月学校公布硕导遴选结果。

(二)导师招生资格确认。各学院完成硕导招生资格确认工作。

(三)导师培训计划制定。各学院制定年度导师培训计划并提交研究生院。

八、质量管理

校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学院3月14日前提交申报材料。

九、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修订。研究生院结合《学位法》调研修订实践成果答辩、学术成果规定等文件,并向各学院广泛征求意见,3月底上会审核文件。

十、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稳定

(一)新学期研究生安全稳定工作。开展春季开学初研究生返校统计工作,全覆盖持续动态跟进未返校研究生去向及返校时间。常态化做好休学、复学、延长基本学习年限等特殊学籍状态和论文盲审未通过研究生关心关注和指导帮扶。

(二)新学期思想动态调研与舆情研判。导师、辅导员、班主任深入研究生实验室、寝室等场所,调研了解新学期研究生思想、科研和生活情况。做好研究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动态更新各类信息库,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思想动态,如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处置报送。

(三)理论学习宣传。开展第三期“红研青锋”浙理硕博宣讲团春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校院联动,结合《第三期浙理硕博宣讲团选题指导书》,做好硕博宣讲团成员选题指导和文稿打磨。

(四)队伍建设。组织开展3月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沙龙,研究生辅导员结合如何做好春季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交流研讨。加强研究生信息员和观察员队伍建设。指导浙理研究生社区联合会制定年度计划。

十一、学风建设

(一)学术文化活动。持续发布“学术论坛与讲座一周资讯”,征集各学院拟开展的“一院一品”学术活动主题,策划学风建设有关活动,筹备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

(二)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举办学位论文规范及毕业流程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明确论文格式规范、学术诚信要求、查重标准、答辩流程等关键环节。

(三)2025届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上报。根据上级和学校有关通知要求,组织开展浙江省2025届优秀毕业生和校级2025届优秀毕业生评选推荐工作,按要求落实组织评审、公示和有关材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四)优秀研究生典型宣传展示。通过推送宣传展示2024年度研究生优良学风团队、校长特别奖、十佳研究生等研究生先进典型,榜样引领,营造优良学习氛围。

(五)一院一赛组织发动。做好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宣传和组赛备赛工作、榜样分享活动。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实际,遴选合适赛事和导学项目团队,尽早谋划技术成果和项目申报等事宜。计划于3月启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赛,做好校园宣讲会和校内选拔赛筹备工作。

十二、奖助管理

(一)“三助一辅”工作。开展研究生助教岗位选聘和助管岗位增补聘工作。组织全校研究生开展资助诚信主题教育。指导学院做好助研有关工作。

(二)国家助学金和助管岗位津贴发放。完成3月研究生国家助学金造表发放工作。完成1-2月助管岗位津贴审核发放工作。

(三)数字研工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研工“一中心,六模块”功能建设。落实研究生科研模块、研究生创新成果与竞赛奖励功能场景建设并试运行。

(四)审计数据报送工作。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完成上一年度研究生奖助学金、基本家庭信息、资助对象信息、就业信息等审计数据报送工作。

十三、日常教育管理

(一)公寓安全和文明寝室建设。组织助理公寓辅导员和研究生社区联合会骨干开展寝室走访,排查化解或上报潜在安全隐患,征集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建议。

(二)研究生公寓思政工作。举办研究生师生趣味运动会,增进导学交流互动。开展 “学习两会精神”主题板绘活动。以两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有关场地为平台,邀请教授、校友开展第一期学术微沙龙活动。        

(三)校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校院联动,深入实施《浙江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督促各学院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做好行前教育,全覆盖组织落实数字研工系统报备手续。制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个人成长档案。

(四)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校院协同、家校联动,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人身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诈骗等宣传教育。各学院适时举办研究生心理健康讲座和团辅活动,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期的科研学习和生活节奏。



Copyright © 2011-2013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