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稳定
1.研究生思想动态研判工作。做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研究生思想动态和舆情研判工作,各学院全面深入开展研究生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和安全稳定形势研判,于5月25日前报送研判表。
2.开展研究生月度主题教育。各学院结合研究生诚信主题教育和毕业研究生离校思想教育通知要求,开展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考风考纪和校纪校规教育、毕业生理想信念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3.做好浙理硕博宣讲团建设。举办浙理硕博宣讲团第三期红研“青”思享沙龙。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组织宣讲团成员通过领学研讨、专家讲授、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学习。
4.做好重点人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各学院于5月25日前更新并报送本学院重点人员信息库,更新库内学生每月概况信息。
5.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围绕研究生月度重点工作,开展好5月辅导员主题沙龙活动,加强工作研讨和交流。
二、学风建设
6.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校院联动,结合年度学风建设工作计划,发布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持续发布学术讲座每周资讯。开展学业困难学生帮扶金点子交流活动。
7.举办浙理面对面·导学微沙龙第三期。围绕研究生科研生活和就业实习中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邀请专家导师与在校研究生开展交流研讨、成长对话与经验分享。
8.开展研究生优良学风团队评选。各学院做好研究生优良学风(示范)团队材料审核和报送,组织好校级公开评选及获奖团队展示。
9.做好研究生朋辈榜样宣传。遴选校长特别奖、十佳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朋辈榜样,联合各学院开展研究生优秀事迹宣讲和系列展示。
10.开展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组赛备赛。做好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赛评审,发布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科技强农+志愿服务技能大赛校赛通知。邀请优秀竞赛团队、指导教师、评审专家开展赛事宣讲。
11.开展毕业年级研究生创新成果与竞赛奖励评审。各学院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本学年线上评审的工作要求,做好学院评审、公示和报送工作。
三、日常管理
12.常态化开展研究生日常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研究生的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法规等日常教育工作。依托浙理研究生教育、浙理研究生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关工作推文。
13.加强校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持续完善校外联合培养研究生“一组三员”信息库。持续督促各学院组织落实联培研究生数字研工系统报备工作。督促学院完成联合培养研究生个人成长档案的撰写、交接与管理工作。
14.做好劳动节假期研究生离返校情况排摸。各学院做好研究生劳动节假期一人一档离校、返校统计,未返校研究生全覆盖掌握情况。
四、资助工作
15.组织开展研究生“三助一辅之星”评选。各学院挖掘推荐研究生典型参评“三助一辅之星”,学校将择优推荐参加全省评选。
16.开展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资格评审。各学院结合学校出国(境)资助宣讲会做好学生宣传发动,参评学生资格审核、评审推荐、院内公示和评审材料收集报送工作。
17.奖助审核与发放。完成4月研究生助管岗位津贴和5月国家助学金的审核发放。
18.启动2025届毕业研究生生源地贷款确认工作。请各学院根据学校通知要求,做好毕业生生源地贷款确认工作。
五、文明寝室建设
19.助理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助理公寓辅导员每周寝室走访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巩固意见建议反馈工作机制。
20.加强实验室和公寓安全教育与管理。结合校纪校规和实验室安全规范,线上线下、校院联动做好实验室和公寓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加强教育引导,尽量减少或避免出现违纪行为。指导浙理研究生社区联合会做好研究生寝室美化大赛评比,选树研究生最美寝室并全校展示。
六、毕业生教育管理和离校工作
21.做好毕业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离校工作。各学院于5月31日前报送毕业研究生离校教育工作方案,为毕业生上好离校前的最后一课。积极策划、着手筹备研究生毕业典礼和离校工作。
22.持续做好毕业生关心帮扶。请各学院结合毕业生论文盲审、预答辩、就业进展情况,关注多困毕业生思想动态,导辅联动,教管协同,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回应毕业生诉求、跟进帮扶等干预措施。
23.开展毕业生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开展第二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征文评选、最美论文致谢评选等活动。校院联动,征集“我在浙理的记忆”素材,在毕业季积极营造爱校荣校、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毕业生留下在校期间的美好青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