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硕士生招生
(一)自命题工作。10月30日-11月10日各科目命题教师按约定时间参加自命题工作;11月11-17日学院对本学院自命题科目进行审核,11月18日研究生院对所有自命题科目进行审核;11月19-28日进行试卷印制和装袋;12月初进行封装和机要寄送。
(二)网上阅卷。网上阅卷系统初步调试完成。
二、博士生招生
(一)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研究生院11月公布浙江理工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
(二)“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研究生院发布“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各学院制订相应实施方案。
(三)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研究生院发布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
(四)博导招生名额分配。各学院根据2026年博士生招生目录,于11月底前将博士计划招生名额分配到具体博导并报研究生院。
三、研究生培养
(一)发布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业预警通知,梳理学业预警名单。
(二)做好2026届研究生毕业生图像采集工作。
(三)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证补办工作。
(四)做好学堂在线雨课堂课程考试安排工作。
(五)做好公共必修课期末试卷提交印刷工作。
(六)开展2025年度授课教学基础数据核实工作。
(七)制定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八)做好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评审推荐以及上报工作。请各学院在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重点项目的推荐上报工作,11月25日前完成常规项目的推荐上报工作。
(九)开展浙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
(十)开展浙江理工大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十一)启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办法的修订工作。
(十二)做好2024级研究生开题/可行性论证工作。
(十三)制定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工作量化标准(202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到各学院征求学院以及老师的意见。
四、学位授予与管理
(一)11月上旬,完成“创新性成果标准及审核认定办法”的发文、公示。11月中旬-11月底,面向2025级开展宣传工作,保证覆盖每一名2025级研究生,有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二)11月中旬开始,准备更新各学科专业的学位授予标准。
(三)11月上旬,积极参与导师遴选文件的修订工作。
(四)11月27日前,完成2025年第五批学位申请材料的审核工作,并将学位申请材料提交至研究生院。
(五)开展2025年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培育工作。
(六)持续开展学位论文送审工作。
五、学位点评估工作
(一)整理学位点各项评估的要素及要求,撰写学位点年度建设报告(2025),预计在11月中旬下发通知,12月上旬完成。
(二)开展2025年学位点专项核验工作(涉及4个学位点:生物学、软件工程、建筑学、金融),11月7日完成基本状态信息表的填写,11月14日前完成其他专项合格评估材料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稳定
(一) 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组织开展第六届红色影视剧配音大赛。选聘第四期“红研青锋”浙理硕博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和研学实践。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持续开展“音诵经典·抗战家书诵读”接力展播活动。各学院以主题班会、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研究生资助政策宣传与资助诚信主题教育,完成全日制研究生全覆盖签订资助诚信自律承诺书。
(二)专项工作和研判工作。落实落细研究生层面专项工作责任与要求。组织开展期中研究生思想动态研判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做好各类特殊群体的动态排摸、信息库更新和引导帮扶工作。常态化赴研究生公寓、实验室等场域开展走访和谈心谈话,关心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与网络舆情,有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处置上报。
(三)安全教育和管理。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研究生持续开展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习实践安全和防诈骗教育。请各学院结合《浙江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持续做好校外联合培养、实习实践研究生的系统报备与教育管理工作。协同做好11月批次毕业研究生的离校安全教育与管理。
(四)心理健康教育。各学院结合中心反馈情况,做好重点学生的建档入库和谈心谈话工作;根据网格化管理要求及时更新学院“一组三员”等信息库,做好相关指导和帮扶工作。
(五)导学文化建设。研工部提供素材,各学院全覆盖组织开展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助人与自助能力培训。校级和院级层面,择时举办浙理面对面·导学沙龙活动,搭建导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研讨、成长对话与经验分享的平台,实现科研探索与育人成才的双向奔赴。
七、学风建设
(一)榜样宣传和教育。结合学年评奖评优结果,举办优秀学长经验分享和校友成才报告等面对面活动。邀请不同领域有代表性的优秀校友,聚焦“职业发展经验+学术科研进阶”,帮助在校生明晰成长方向,合理规划学术和职业生涯。遴选国家奖学金、高级别竞赛奖等优秀学长参加在学经验分享活动。
(二)学术论坛与学术规范教育。组织开展学校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各学院根据年度计划持续落实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涵养科学素养,浓厚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研工部持续发布每周学术报告资讯。
(三)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组赛备赛工作。根据赛事安排,落实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未来飞行器大赛、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企业管理创新大赛等赛事决赛项目打磨工作,各学院做好备赛和参赛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关注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赛程进展。
八、评奖评优
(一)完成研究生综合测评及评奖评优工作。组织开展本年度校长特别奖、十佳研究生、“宏达”三创奖学金、尚德学子奖学金等评审、公示工作。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和学校工作规划,组织落实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的奖金发放工作。完成2024-2025学年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等各类资助信息上传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有关工作。
(二) 完成新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组织落实2025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报材料的审核、上会、公示及学生信息收集、核对和奖金发放等工作。
九、文明寝室建设
(一)公寓安全文明教育和隐患排查工作。开展全校公寓安全文明大检查,做好学生寝室秋冬季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节水节电宣传教育和公寓违纪案例警示教育,保障学生公寓安全稳定。各学院做好本单位公寓辅导员的教育管理,不定期开展学生公寓走访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学生骨干队伍培训与活动开展。开展新一届助理公寓辅导员、研究生社区联合会学生骨干培训会,帮助尽快熟悉业务,提升工作适应度与能力水平。组织开展“笔绘山河志,心怀赤子情”抗战80周年公寓主题板绘等活动。
十、资助管理工作
(一)研究生出国(境)资助资格申请与评审。根据《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出国(境)资助管理办法》,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出国(境)资助资格评审工作。各学院做好学生的组织申报、初评公示和推荐工作,11月下旬前上报推荐结果。
(二)研究生资助对象认定与公示。完成学校2025-2026学年研究生资助对象认定结果的材料审核、上会和公示工作。
(三)国家助学金、助管助研岗位津贴发放。对已完成入学资格复查的2025级研究生,一次性发放9-11月3个月的国家助学金,其他年级研究生每月发放国家助学金。做好10月研究生助管、博士生助研岗位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