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旧版本
质量工程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管理 > 质量工程 > 正文
关于开展2022年校级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研究生院 时间:2022-11-16 08:42:01 点击量:

各学院(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建设一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启动2022年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导向,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体系化,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

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优质核心课程的示范作用,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开发和共享更多的研究生课程资源,提升研究生课程的育人成效,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建设要求与申报条件

1.遵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紧扣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质量育人。

2.立项建设课程须根据自身特点发掘和提炼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思政课程应加强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致力于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其他课程应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撰写并完善体现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教学文件,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载体途径和成效评价。通过运用典型案例、开展专题教学等方式,切实合理地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融入研究生学习任务。

3课程已纳入最新培养方案,且能够稳定开设;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组织编排教学内容,紧扣关键要点,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教学思路清晰,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学、做结合,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优先支持建设学位课、专业必修课。

4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团队成员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过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原则上应符合《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浙理工研〔20135号)的要求。

5有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设计开发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和任务安排,结题时应有明确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同时完成申报书中自行设定的其他建设任务,撰写体现建设成效的结题报告。

6原则上,各级优秀研究生课程或各级优秀课程项目已经立项建设的课程不再受理。

三、经费资助和管理

1.项目经费资助情况

申报时详细说明各项经费预算,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积极在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予以示范和推广。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每项资助经费1万元。

立项资助的课程建设项目须积极申报上级部门相关项目,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2.项目经费管理

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专款专用。项目立项后拨付总经费的50%;中期检查通过后拨付总经费的30%;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经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经费使用,逾期不能按时结题或项目经费到期后剩余经费,按原路径回收。

3.项目建设周期

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起止时间为20231月至202412月,一般不得延期。

四、材料和时间要求

1.申报人填写《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附件1),打印申请书并完成项目组成员签名,一式三份交所在学院。

220221128日前,各学院推荐,二级单位负责人签署推荐意见、签名盖章后连同推荐汇总表(附件2)报送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联系人:佟老师,联系电话:86843074,办公室:1-439


附件:

1.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

2.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推荐汇总表


研究生院

20221116



Copyright © 2011-2013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92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