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政教育与安全稳定
1.主题教育。持续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第五届红色经典影视剧配音大赛复赛和决赛。选聘第三期“红研青锋”浙理硕博宣讲团,组织开展宣讲团内涵提升培训和校内外宣讲实践活动。各学院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校庆127周年等主题,继续组织开展学院层面的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
2.学期中研究生思想动态研判。各学院通过走访研究生寝室、实验室,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组织开展学期中研究生思想动态研判和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化解工作,重点做好各类特殊群体的动态更新和帮扶引导工作。
3.安全教育和管理。持续做好校外联合培养、实习实践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请各学院组织师生学习《浙江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了解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并按要求组建联培地的党团组织,强化联培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各学院要强化日常请销假管理,关注学生归寝动态,持续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重点强化寝室和实验室的消防安全、防诈骗安全、外出实习和科研实践学生的交通安全等方面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各学院结合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馈的普测结果,做好重点人员的建档入库和谈心谈话工作。根据网格化管理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更新完善实验室、课题组、班级等“一组三员”工作信息库,发挥导学团队作用,做好有关人员的沟通协调和引导帮扶工作。
二、学风建设
5.开展榜样宣传和教育活动。遴选国家奖学金、十佳研究生、竞赛获奖、毕业生就业典型等优秀研究生组建宣讲团,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浙理研学堂系列分享和优秀研究生事迹展式活动。各学院可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引导低年级学生合理规划学业生涯。
6.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与学术规范教育。组织开展全校性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各学院根据年度计划持续开展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涵养科学素养和学术诚信,浓厚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研工部持续发布每周学术报告资讯。
7.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组织备赛工作。按照赛事赛程时间安排,校院联动,持续推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一院一赛”的组赛备赛工作。落实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 “文化中国”两创大赛、 “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未来飞行器大赛等赛事入围决赛项目的打磨和路演培训工作,关注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企业管理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的赛程进展和备赛组织工作。做好中国平安“励志计划”社会实践调研比赛区域赛的备赛工作。
三、评奖评优
8.做好综合测评剩余奖项的评审工作。按要求落实本年度校长特别奖、十佳研究生、“宏达”三创奖学金等剩余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信息公开、公平公正评选、会议审定、结果公示、奖学金发放等方面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组织落实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公示、材料审核报送和奖金发放等工作。
9.2024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完成2024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报材料的审核、上会、公示与学生信息的收集、核对等方面工作。
四、文明寝室建设
10.加强公寓安全文明教育和隐患排查工作。开展公寓安全文明大检查,持续开展学生寝室秋冬季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节水节电宣传教育,维护研究生公寓的安全稳定。各学院及时做好公寓晚归等人员的信息排查和安全隐患化解工作,向广大研究生开展公寓违纪案例的警示宣传教育;动态更新外宿研究生信息库,关心校外联合培养、实习实践研究生,关注外宿研究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开展教育引导和指导服务工作。
11.注重研究生助理公寓辅导员和社区联合会队伍建设。开展新一届助理公寓辅导员、研究生社区联合会学生骨干培训会,交流沟通工作、分享心得、提升工作本领。各学院做好本单位公寓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定期开展学生公寓走访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2.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体活动。以寝室、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党支部等为载体,组织浙理研究生社区联合会开展师生趣味运动会、导学团队创意合影评选、研究生公寓板绘等文体活动,丰富研究生的业余生活,缓解科研压力,促进和谐导学科研氛围的营造。
五、资助工作
13.研究生出国(境)资助评审。根据《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出国(境)资助管理办法》,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出国(境)资助资格评审工作。各学院做好学生的组织申报、初评公示和推荐工作,11月中旬前上报推荐结果。
14.审核公示研究生资助对象认定结果。完成各学院2024/2025学年研究生资助对象认定结果的材料审核汇总、上会和公示工作。
15.国家助学金、助管助研岗位津贴发放工作。针对已经完成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的2024级研究生,研工部一次性造表发放9月、10月、11月3个月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其他年级研究生按计划每月造表发放国家助学金。做好10月研究生助管、博士生助研岗位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
16.做好研究生资助信息省“一窗受理”系统和国系统的录入工作。通过浙江省学生资助“一窗受理”平台完成研究生助学金发放对象固定工资收入校验和国家奖学金评审结果导入。完成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学生家庭信息等各类资助信息国系统的导入工作。
六、就业工作
17.举办研究生就业创业典型宣讲会。校院联动,邀请在考公考编、科研技术、两项计划、考博出国、自主创业等领域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分享求职择业经验,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18.组织开展202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台账。根据2025届毕业生学业进度,持续更新完善就业意向一人一档排摸调研工作,针对性做好就业岗位推荐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各学院师生要抓住秋季学期企业招聘黄金期,教育引导2025届毕业生务必做到学位论文和就业招聘两手抓两手硬,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企业宣讲会和招聘会。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组织开展研究生就业择业观、求职简历、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着力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9.2024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推进工作。请各学院摸清现阶段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信息,对照年度工作目标,结合11月批次授学位毕业生的实际,提前做好就业指导与工作谋划,及时更新省就业系统数据,持续做好2024届未就业毕业生离校不断线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2024届毕业生就业方案数据更新截止12月20日,就业数据信息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评价和202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七、其他
关于研究生学风建设、学科竞赛、读博率等方面工作,请各学院对照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开展查漏补缺,及时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能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