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有关部门:
我校2022届毕业研究生已基本完成学业,即将毕业离校,开启人生的崭新旅程。为做好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毕业离校氛围,确保2022届夏季毕业研究生安全、文明、有序离校,现就有关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化思想引领,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各学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毕业生开展“七个一”主题活动,即讲一堂微党课、说一个党史故事、访一个红色基地、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传递一个成长经验、参与一次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颂党恩,谢师恩,念校情。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各学院要教育引导毕业研究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和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持续的发展能力和执着的行业情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青春和理想谱写信仰与奋斗之歌。
2.营造爱校感恩氛围。各学院要以多种形式增强毕业研究生的爱校荣校情怀。组织开展“感恩母校、难忘师恩”系列主题教育。开展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学业生涯经验分享会、科研专题研讨会、我为母校发展献一策、毕业季主题创作(摄影、绘画、海报、短视频等)征集等丰富多彩的毕业主题活动,听取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鼓励毕业研究生多形式多层面表达感谢感恩之情,如感恩身边同学的陪伴与帮助,感念师恩的谆谆教导,感谢父母的抚育成人,感恩母校的培养教育,感恩国家、社会和人民等。教育引导毕业研究生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协助学院、班级做好各项毕业、就业、离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充分发挥党员和学生骨干的先锋表率作用。
二、优化就业指导,全方位做好就业服务保障
1.持续优化就业服务保障。各学院要持续拓展岗位信息来源渠道,加强校内外、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建设,深度挖掘就业资源,持续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引导广大毕业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科学调整就业预期,不断转变就业观念。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对一”精准就业指导服务。通过交流会、访谈会、个别谈话、调研排摸等形式,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联系,了解毕业生择业就业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答,提供帮扶,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择业自信。
2.耐心提供情绪调适帮扶服务。各学院应及时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主动帮助暂时存在学业困难、就业受挫等方面问题的研究生,倾听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困惑,帮助他们缓解因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环境适应、心理受挫等因素引发的焦虑紧张情绪,助力减压解困,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细致做好心理疏导,增强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精准落实就业方案和就业派遣工作。各学院在全面排摸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录入和审核毕业生的就业方案,确认无误后组织开展就业派遣相关工作。同时,在毕业生离校前,根据档案规范管理要求,做好毕业生档案的及时归档整理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日常管理,做好毕业生管理服务工作
1.重视文明离校教育。各学院要做好毕业研究生的文明离校教育工作,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毕业离校文化,及时排查化解毕业生中的不文明现象,展现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做好毕业生的公寓文明建设,教育引导毕业生在离校前做好宿舍卫生,维护内宿舍干净整洁面貌,倡导为学弟学妹留下整洁舒适的寝室,传承文明行为文化,共创文明校园。
2.重视安全法制和校纪校规教育。各学院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做好毕业生的文明诚信教育,不断修身立德,筑牢道德根基。组织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弘扬求真务实的学术道德,强化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诚信就业意识。组织开展廉洁从业专题教育活动,增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诚信还款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个人良好形象,感恩国家的资助帮扶之举。各学院应持续组织和强化毕业生的人身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防网络诈骗等方面的教育宣传活动,增强毕业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杜绝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毕业生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教育,倡导毕业生聚餐聚会情绪表达适度,言行举止文明得体,用平和心态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合情合理的方法与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对毕业生中违反校纪校规的情况,加强批评教育,及时予以处理。
3.开展毕业生校友信息登记工作。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校友的热心支持和无私奉献。各学院应加强2022届毕业研究生校友信息建设工作,要选好各学科专业、各毕业班的校友联络人,全面细致地做好毕业生的个人基础信息收集、建档和更新维护工作,在推动校友工作发展的同时,为后续就业指导服务和满意度调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4.有序高效组织落实毕业典礼和离校工作。学校初定6月中旬召开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各学院应根据学校通知和会议精神,结合学院学生实际,做好组织宣传工作,确保毕业典礼学生积极参与,组织有序,现场庄严隆重;确保学位授予仪式高效流畅、喜庆祥和。同时,各学院应结合毕业生实际,根据学校离校工作的统一安排,组织毕业生有序办理离校手续。今年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采用新版离校系统线上办理,途径“浙江理工大学”企业微信—“毕业离校系统”。研究生毕业离校工作有关事务涉及本人、教学秘书、导师、辅导员等多个群体,各学院应提前做好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培训,确保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高效、便捷,“最多跑一次”。
四、提高站位,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毕业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落实。可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要求,结合各学院毕业生学习生活实际,制订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方案,统筹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和离校工作,并于6月6日前将毕业研究生离校教育工作方案报党委研工部邮箱ygb@zstu.edu.cn。
2.发挥主体作用。各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确立主体意识,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学院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毕业研究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要组织力量,深入毕业生群体,广泛开展调研,及时把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切实帮助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打造情真意切的暖心毕业季。
3.强化服务引导。各学院应加强引导,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校院开展的各项毕业离校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广大毕业生用合适、多样的方式表达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深情厚谊。研究生党员和学生骨干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协助校院做好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毕业离校氛围。
4.做好总结宣传。各学院要及时总结,将毕业研究生离校教育中的特色和亮点做法以及创新举措,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创建感怀、感恩、感谢的毕业离校环境。研究生毕业离校后一周内,请各学院将相关总结材料(图文并茂)报送党委研工部邮箱ygb@zstu.edu.cn。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2年5月24日